欢迎访问,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四川天府新区)官网.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来自网易云音乐的李巍。我今天演讲主要是从数字音乐市场的秩序的重建,主要是从一个公平竞争的视角来分析。我今天的演讲某种程度上是契合了以上前面几位演讲嘉宾的发言,包括段局从行政的管理的角度,包括刚才李律师从司法的角度,包括张平教授从学界的角度。从产业或者是从一个音乐流媒体的平台,我们是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果让我来总结的话,从音乐流媒体平台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在音乐流媒体这个行业还是存在一些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以及亟待要进行秩序的重建。
在电商行业有一个大家惯用的术语叫人、货、场,照搬到音乐流媒体平台的话,我也是从人、货、场三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关于歌曲的抄袭已经是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第二个如果你从场的角度来讲,版税的模式和定价的规则怎样能更好的优化。从人的角度,我们永远关注,因为人是创作的来源,音乐人的生存困境怎么来解。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跟大家沟通交流。
说到歌曲的抄袭,像刚才李律师包括张平老师都有提到,在音乐的流媒体这个行业,洗歌已经是非常的泛滥,它已经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个顽疾,很难去解决。因为抄袭也不能说直接构成了《著作权法》的侵权,很多时候是借用了你的歌名,或者可能把你的副歌的部分略微做了修改,或者是歌词的部分做了修改。但是大家要知道,一首歌如果要脱颖而出是非常难的。今天中午我们跟行业专家在午餐的时候讨论,可能每年有1个多亿的歌曲产生,但真正能让大家听到的大概只有4000万首。而这4000万首里真正能火的也不足几千首。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首歌在平台热度不断上升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时候。但是恰恰有一群专门以洗歌为业公司蹭这首歌的热度。比如大家听过的艾辰的《错位时空》,包括周杰伦本身的歌曲也被抄袭。
洗歌带来最大危害是什么?就是劣弊驱除了良弊,因为创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当你的歌曲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突然之间被一首类似的歌曲抢占了流量,包括大家的关注。那么很容易就会让这个创作者的积极性受挫,此外也会让听歌的受众们对整个音乐行业的作品标准产生怀疑,到底听到的是不是优质的作品,扰乱音乐市场的秩序。
我们在面对洗歌,如果这个行业出现了问题,没有关系,我们来解决问题。但是你会发现洗歌的问题是老大难的问题。为什么?像刚才几位嘉宾也有介绍,包括法律执行力度问题、技术能力的滞后,要及时有效发现谁洗了歌还是挺难,有可能歌名做了调整,歌词也有微调,判断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力度。另外赔偿的标准比较低,这个我特别想以我们自身的亲历经历讲一下。我们调取了过去一年当中17首洗歌的法院判决,我们看了一下涉及的法院有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北京,都相当来讲是处理这种互联网著作权侵权案件比较有丰富经验的法院。但很遗憾的是这17份判决反映出来的赔偿额大概从300元有一个大概是8万,是最高的,像《错位时空》这首歌一审的诉讼费、二审诉讼费加鉴定费接近10万,这里面还不包括律师费、差旅费用和取证的费用。但你知道获得的赔偿是多少,只有区区5万。这首歌在2021年真的是火爆整个互联网的平台,它曾经荣登抖音2022年的十大金曲以及快手的十大金曲,播放量达到49亿次。但是非常遗憾,你洗一首歌一个链接对应的赔偿,一个案件下来也就不过5万。因此赔偿标准的问题真的是困扰这个行业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当抄袭和侵权的代价这么低的情况下,大家一定会铤而走险。
说完洗歌谈第二个,关于这个行业收入分配机制的问题。收入分配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境地存在,我大概在来之前我还看了一份材料,在2024年1月17日,欧洲议会也提到了所谓收入分配不公平系统性的问题。他们也提到大的唱片公司和头部的艺人获得大量流量的支持和资源的支持,但从而导致中小唱片公司和独立音乐人的生存困境更加的明显。这个在我们国内音乐流媒体平台也有体现。它的原因我觉得是在于现在在版权的交易模式方面还存在保底金,就如同段局提到的多不退,少要补。但是这个保底金并不能真实反映你的歌曲在平台是怎么被消费的。我拿一些数据,保底金和它的实际播放占比对应的金额中间最少要有20%到30%的差距。这个是无端的给音乐流媒体平台有过高的财务压力,同时也限制了多样性。说白了就是头部的艺人和大的唱片公司强者很强,但是那些势单力薄的独立音乐人没有办法得到关注和传播和支持。因此像这样一种定价的模式和交易的结构真的是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让这个生态更加的平衡。
关于定价模式,我去年有提到,在国外音乐流媒体的平台已经有了尝试,包括以艺术为中心,以用户粉丝为中心,他们更加关注的如果你是专业音乐人,可能我会给你更多的加权,搜索的时候也有一些加权,从而能够让你获得更多的曝光量。以艺人粉丝为中心,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受欢迎的艺术,有追随的粉丝,真正的是把播放什么样的情况和你获益是什么样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参考的。
刚刚谈了洗歌行业的顽疾、版权的定价和收费模式的弊端之后,这就是原创音乐人的困境。2021年印象中有一份中国音乐学院的报告,提到有超过50%的音乐人的月收入不足8千元,而这8千元,比如要租录音棚,灌录唱片,宣推,都会涉及到费用,但是整体上收入是比较偏低的,加上作为势单力薄的原创音乐人,他们的歌曲可能会被侵权,可能没有办法很及时的获取油料市场信息,从而了解到现在应该推出什么样的歌曲能够更好被用户所欢迎的,所有这一切都是靠所谓的有才华的年轻人、音乐的创作人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中。
谈了这么多问题之后,作为音乐流媒体行业中的一员,音乐行业中一员,我们能做什么。像今天倡议书中所倡导的,首先要坚决的反对洗歌,有一句话叫“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保持前行”,其实洗歌这件事最重要是真的打击了大家的信心,对于未来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对于音乐行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可能要默默无闻很多年,可能要写几十首上百首歌,可能只有一首歌能出来,但是如果看到整个秩序是如此的混乱,创作性的劳动成果并不会得到尊重,而哪些不劳而获的人可以轻易的获得流量加持,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公正。坚持要坚决的反对洗歌。
第二,还是要有合理分配的机制。怎么能够让所谓的大树和小草在生态系统中都能够得到阳光的沐浴。合理的分配也是我们非常要倡导的。
第三,信息的透明,其中就谈到音乐流媒体平台的播放数据,能够真实有效的让版权方查询到,能够让音乐人查询到。
第四,政企的协力。这点有小小的提议,比如对一些非常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我们能不能像视频或影视行业一样能够上所谓的重点预警名单,如果上了重点预警名单,是不是可以突破所谓的避风港的原则,给他提供相对来讲更加高度的保护。
之前我们有考虑过对于专业洗歌的公司或者专业洗歌的人员,是不是建立黑名单,但后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对于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洗歌的作品音乐流媒体平台可不可以让它不上榜,可不可以在搜索的时候做屏蔽,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最后关于国际合作,还是要回到所谓的合理分配。当我们跟国际接轨的时候能否参考在国外是按照实际播放来结算,而不是有一个所谓的保底。这也是我们非常向往以及非常倡导的。
最后,今天作为网易云音乐也是音乐流媒体平台重要的一员,我觉得也可以代表网易云音乐在此有一个表态。首先第一,我们坚决反对洗歌,而且坚决不做洗歌这件事。第二,关于所谓的版权交易的模式和定价的规则,我们是非常呼吁能够建立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取消保底,按照实际播放来结算。第三,对于原创音乐人一项秉持我们大力扶持的态度和立场,在2016年就推出了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石头计划,在2023年进一步升级为云梯计划,今后还是会继续承诺,继续扶持创作的优秀人才,让创作的土壤更加的繁荣起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