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四川天府新区)官网.

没有账号吗?立即注册

账号登录

手机号
密码

欢迎访问,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四川天府新区)官网.

您是会员吗?立即登录

账号注册

手机号注册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返回列表

专题研讨|陈泽民: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博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为新时代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创文贸(北京)文物艺术品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坚持全面加强版权保护的主基调,构建完善的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同机制,积极发挥文化数字化融合示范作用,在博物馆数字化建档、版权监测保护、文化传播应用推广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水平,并以此为背景打造国有文博文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文保链”。

“中国文保链”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推出,由中心下属全资国有企业中创文贸(北京)文物艺术品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是一个聚合文博、文旅、非遗、文化艺术品内容的文化数字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文保链”自2022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和行业伙伴的支持帮助下,正在逐步实现三大目标愿景,首先是文化普及传承;其次是数字化建档保护;以及文化衍生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中国文保链”通过原始藏品登记、文创多次确权、司法存证固证、全网维权监测、版权溯源管理功能打造国有文化数字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服务文博上下游机构50余家,开放监测案例1100余例,已上链文物超7万件,服务博物馆及文旅单位近200家,开发的文创品类超100余种。从内容细节方面来讲,“中国文保链”有三大核心内容,首先,基于区块链存证、关联信息上链等,“中国文保链”实现版权价值的重塑;其次,“中国文保链”将分散环节整合成线上一站式服务,实现一站式版权保护,司法链存证、固证;以及“中国文保链”通过全网监测、侵权取证、司法维权,实现高效维权的功能。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先生曾发表《创新赋能:数字传播时代文物价值“深”挖掘》的主旨演讲,谈到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近年来以数字化、智慧化传播为主要手段,探索馆藏文物资源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活化文物的应用场景。“中国文保链”紧密围绕中心发展方向,在IP授权、文创商品、衍生开发、数字艺术品、展览展示、研学培训、数字空间(元宇宙)、及文创直播这八个后端商业延伸可持续发展板块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以期真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的文物不仅能活起来,还能玩起来,从而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与此同时,为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的目标,“中国文保链”以北京总部平台为依托,面向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设立分中心运营机构,聚合服务属地文博、文旅、非遗、文化艺术品资源,以利于激活我国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推进博物馆版权产业探索发展,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博物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最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真诚期待以本次研讨论坛为契机,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各界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文博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经验,全面推动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激发文博创造创新活力,引导数字文博产业,加强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博文创产品。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文博版权要素与新型文博产业、文博企业、文博业态、文博消费模式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博产业集群,促进国际文化文明交流互鉴。


服务热线:

028-80270885

邮箱:

baidu@163.com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煎茶街道天府大道南三段2288号天府新区像素太文化产业园A5栋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有任何疑问,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反馈
立即询问

官方网站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蜀ICP备2021015753号
技术支持:安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