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四川天府新区)官网.
近日,由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委会与中央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就“完善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来川开展专题调研。7月16日,调研组一行到访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四川天府新区)版权综合服务大厅,大厅运营方代表陪同调研组参观大厅并详细讲解版权综合服务大厅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7月国家版权局批复设立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四川天府新区),要求天府新区充分彰显版权内在创新属性,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不断完善版权工作体制机制,突出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版权强国贡献力量。
基地设立以来,率先制定形成《四川天府新区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建设方案(2022—2025年)》,以版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四链融合”为方向,推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五维创新”。
在聚焦数字版权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方面,设立版权基地区块链创新发展中心,引入省内数字确权、认证、存证与交易平台。截至2024年6月,直管区累计登记作品19509件,累计进行版权登记(含数字确权)215万件。同时,基地坚持需求导向,制定出台版权产业专项政策,精准匹配版权产业链各环节政策需求。
版权综合服务大厅与新区法院联合设立“版权基地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引入“四川省游戏工委”与“网络游戏版号属地化试点”服务能力,为天府新区40余家文创、科创企业提供集“版权登记、数字版权确权存证、纠纷多元化解、游戏版号预审”等版权综合服务。
基地积极探索版权价值转化渠道,加强版权金融探索。发布《版权价值评估规范》,引导市场版权评估规范开展。基地首创“版权基地版权孵化中心”,出台《四川天府新区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版权孵化中心授牌管理办法(试行)》。
下一步,基地将继续强化版权创新“核心引擎”,探索建立版权正版认证与授权平台。深度融合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新技术,在提供版权存证、认证、登记、侵权取证等服务基础上,整合现有登记、公证、文交、数字存证等平台服务功能,探索建立涵盖影视版权交易、文旅授权交易等版权正版认证与授权服务。
探索建立版权创新实践中心,积极与成都市高校、中意商协会等主体探索合作可能性,共同探索版权产业融合发展(艺术、金融、法律)、产学研人才培养、民间艺术版权进出口等合作实践。
瞄准版权产业上下游生态链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策划招引数字版权内容创作、IP运营孵化等版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企业入驻,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新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观结束后,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邀请省版权局、省文旅厅、省知识产权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天府新区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在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举行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由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彭翊主持,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四川省委版权局、四川省文旅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四川新永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计20余人参会。
座谈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教文委介绍了课题背景,四川省版权局、四川省文旅厅、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天府新区相关部门等相继就与课题相关的平台、机构在文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服务情况、创新性做法、政策需求做了精彩发言,对如何完善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交流讨论。